【高产】牛蒡的高产种植技术有哪些?


【专家解答】牛蒡为菊科牛蒡属二年生草本植物 , 又称大力子、恶实等 , 营养价值丰富 , 具有疏风散热、散结解毒等功效 , 种植效益好 , 市场需求大 。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及提高经济效益 , 实现牛蒡的高产种植十分重要 。 现将牛蒡的高产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高产】牛蒡的高产种植技术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牛蒡种植
一、选地施肥
牛蒡种植选择地势向阳、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 , 忌连作 , 前茬以禾谷类、油菜、蚕豆等作物为宜 。 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4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尿素5千克作基肥 , 在耕地前将肥料均匀撒施于地表 , 结合耕地一次翻入土中 , 耕地深度30厘米以上 , 耙平整细 。
二、适时播种
牛蒡主要采用种子繁殖 , 选择饱满、无病虫斑、无损伤的种子 , 播前先将种子晒1~2天 , 然后在40~50℃的温水中浸泡1~2小时 , 捞出凉干即可播种 。 于4月上旬至4月下旬播种 , 播种方法有条播和穴播两种 。 条播可按行距60厘米开沟 , 沟深2~3厘米 , 将种子均匀撒播于沟内 , 覆土1~2厘米 , 穴播可按株行距30×60厘米开穴播种 , 每穴播4~6粒 , 覆土2~3厘米 。 播后均要稍加镇压 , 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 , 盖草保持土壤湿润 。 每亩用种量为0.5~0.75千克 。
三、间苗定苗
牛蒡出苗后在傍晚或阴天揭除盖草 , 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间苗 , 条播田按株距4~5厘米留壮苗1株 , 穴播田每穴留壮苗2株 , 多余的拔除 。 当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定苗 , 条播田按株距25~30厘米留壮苗1株 , 穴播田每穴留壮苗1株 。
四、中耕除草
牛蒡种植要结合间定苗进行中耕除草 , 牛蒡植株生长缓慢 , 苗期最怕“草吃苗” , 应及时中耕除草 , 直到植株封行为止 , 全生育期中耕除4~5次 , 同时进行根部培土 , 以利透气和保护根 。 培土时注意生长点不能埋入土壤 。
五、适时追肥
牛蒡种植时追肥于播种第二年4月下旬进行 , 每亩追施优质农家肥1000千克、磷酸二铵15千克 , 均匀撒于地表 , 结合除草翻入土中 。 花期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2~0.3千克 , 以促进开花结果 。
【高产】牛蒡的高产种植技术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牛蒡种植
六、病害防治
牛蒡的病害主要有黑斑病 , 黑斑病主要危害牛蒡的叶片 , 发病时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施 , 每隔7~10天喷施1次 , 喷施3~4次即可 。
七、虫害防治
牛蒡虫害最常见的是蚜虫 , 通常群集在牛蒡叶片的背面 , 影响生长发育 , 造成植株矮小 。 防治蚜虫时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 每隔7~10天喷雾1次 , 连喷2~3次就可收到良好效果 。
八、采收
秋牛蒡应在6月底采收完毕 , 以避开蛴螬幼虫危害期 。 春牛蒡可从8月份收获到11月份 , 也可留在地里随时收获 , 直到来年的3月份 。 采收时 , 在地面上留15cm长的叶柄 , 割去叶片 , 在根的侧面挖至15cm时 , 就可用手拔出 , 收后除去泥土 , 进行分级捆把 , 出售 。
【【高产】牛蒡的高产种植技术有哪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