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周筱斋小传

余家世业中医 , 祖籍浙江宁波府东乡慈豁县车轮桥 , 后迁居江苏南通州如皋县东马塘镇 , 至先祖父敬庵公已历三世 , 执行内、外科 , 勤妲精研 , 视病人如亲属 , 得乡人信赖 , 就诊者日众 , 业遂大旺 。 鉴于治疗效果有赖药良 , 炮制修治 , 悉遵法则 , 方显厥功 , 乃设「松寿堂」中药铺 , 鉴制精细 , 益最治效 。 嗣因先祖母、先祖父相继西逝 , 迭遭大故 , 家境萧条 , 至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时 , 余仅十三岁 , 国家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之境 。 家国多难 , 因而失学 。 迨至先母弃养之时 , 竞临贫无立锥之境 。 由适严氏堂姑母介绍之堂叔所设「大德生」药号 , 半工半读 。 自思惟有从医 , 继承祖业 , 庶可服务桑梓 , 藉为生计 。 乃誓志研究 , 常以「不经一番寒彻骨 , 那得梅花扑鼻香」自为勉励 。 从兹 , 日问执行药业 , 夜间攻读医书 , 每至深夜方寝 。

· 深研细究自学求进
除在学塾读书兼读医籍外 , 深受重庭及先严训百 , 培植初基 , 自知肤浅 , 乃复习《素灵类篡》、《张氏类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药性赋》、「汤头歌诀》 , 参阅《医方集解》、《医学心悟》、《三家医案》、《临证指南》、《名医类案》等 。 因医籍古文深奥 , 每遇疑难 , 穷思苦索仍难彻解时 , 则不耻请教于里中精于中医学而不以医为业者 , 求其指导 , 诚恳倾听 , 反复研磨 , 以期必得 。 每值炎暑 , 蚊蚋雷鸣 , 则秉烛危坐帐中 , 或起而环步室内 , 甚至达旦鸡鸣 , 攻读不辍 。 因而备受族叔指责 , 恐次日有误所负工作 。 如此历三易寒暑 , 每将日间过目之时医对危重病人所处方案 , 默志背临 , 静观效应 , 得见具捷效而病起者窃狂喜 , 有若身受 。 由此学有进益 。 遏亲友中有小疾 , 为之诊治 , 遇危重火病 , 多医会诊时 , 亦自动旁听 , 心议自己见解 , 静观投剎结果 , 一一志之 , 以最后结沦评其得失 。 把中医学着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传统贯彻到实践 。 二十二岁时 , 受聘「济生会」施医之席 , 设案开诊 。 兹后 , 又循当局颁布之中医师条例 , 取得法定中医师资格 。 该时 , 适遭反动政府拒绝把中医纳入医学教育规程的申清并钯图消灭中医之逆境 , 全国中医群情激愤 。 当时乡先辈陈公君谋任如皋县中医公会会长期间 , 曾指出应将全县各区中医组织起来 , 所谓「百足之虫 , 死而不佩」(诚为远见 , 及今思此 , 仍为服膺之言) 。 乃响应组织如皋县中医公会马塘分会 , 被选为主席 。

回顾学医经历 , 深感治学过程是:始于约进于博终于由博返约;达到炉火纯青 , 犹不可以为峰极 。 同时体会到 , 对方剂 , 药物的研索 , 为中跃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枢纽 。 在认识药物性味功能的基础上 , 进而认识方剂的药物组织配伍 。 在临证时应做到根据病况 , 选用相应处方 , 结合证情 , 加减变化 。 尤为重要的是对病情复杂者 , 应能创制新方 , 以加强治疗的针对性 , 此为余所谓「识方、用方、制方」个阶段的肤浅体会 。 至于识方的深切 , 用方的熨帖 , 制方的精当 , 叉须不断求进、期于纯熟 。 余生平弱点 , 治学无方 , 从未受过系统教育 , 踏实功夫不深 。 首先未立文摘卡 , 虽作部分笔记 , 但缺乏系统归纳 , 虚耗不少有益光阴 , 积存医案、存稿又迭经劫乱 , 丧失大半 。 抚今思昔 , 深自追悔 , 少时努力不够 , 奠基不坚 , 徒使老大咨嗟而已 。

· 恪守医德是业医之本
从开诊以来 , 以敬业、乐群为怀 , 能接近贫苦大众 。 遇有病情严重而不能来所就诊者 , 则亲至病家诊视 , 不避污秽f不嫌烦琐 , 详询始末 , 务得其情 , 分析判断 , 然后悉心治疗 , 每获病家感戴 。

推荐阅读